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(中英双语版) 李仲娟;胡芳;王小琴 2019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
- 获取链接
- X
- 电子邮件
- 其他应用
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(中英双语版) 李仲娟
📘 《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(中英双语版)》 —— 教师与科研人员的教学利器
一、前言
在当今生命科学迅猛发展的时代,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作为基础学科,在医学、医药、生物技术、公共卫生、安全防护等领域中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。该领域的实验教学,不仅能深化理论知识,还能训练学生掌握真正的实验技能,是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路径。
《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(中英双语版)》由李仲娟、胡芳共同编写,王小琴主编,于2019 年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。本书将实验教学内容以中英双语呈现,非常适合国际化现代教学需求。该书内容丰富、结构严谨,是高校师生以及科研工作者必备的参考书籍之一。✨
二、作者与编者背景
- 「李仲娟」 教授,长期从事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与科研工作,具备丰富实验室指导及课程设计经验;
- 「胡芳」 教授,擅长医学免疫学实验方案设计,对实验技术的教学和开展有深刻理解;
- 「王小琴」 主编,担任多门生物医学课程主干教学工作,在高层次课程规划与编写方面具有长足经验。
三位作者均在高校实验教学与科研中具有丰富经验,能够切实结合教学需要,编写出结构清晰、实用性强的实验教材。
三、内容结构
全书划分为三大板块,涵盖微生物学、医学免疫学和医学寄生虫学实验,系统全面:
1. 微生物学实验(共 8 个)
-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
-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法
- 病原性球菌的分离与鉴定
- 其他细菌培养与识别技术
这些实验呈现从基础操作(显微镜)到中高级技术(革兰染、鉴定),覆盖教学所需关键技术。
2. 医学免疫学实验(共 9 个)
- 免疫凝集反应
- 沉淀反应实验流程
- 补体结合试验
- 抗原–抗体结合检测方法
通过这些实验,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免疫系统各种反应机制,掌握核心免疫学技术。
3. 医学寄生虫学实验(共 6 个)
- 医学原生虫观察(如阿米巴)
- 医学线虫观察
这部分紧扣寄生虫形态学,兼顾显微镜实际观察与分析机制,是医学相关专业的重要内容。
总结而言,全书共计 「23 个实验模块」,内容覆盖基础至中高级实验,系统性强,适合教学与科研参考。
四、语言特色:中英双语对照
本书采用中英双语对照方式,在实验背景、原理、步骤、数据处理与注意事项等各环均以双语呈现:
- 「帮助非母语学习者理解专业名词与术语」;
- 「满足国际化课程需求」,适合跨国高校教学与生物医学英语训练;
- 「有利于发表论文与撰写英文实验报告」,提升科研表达能力。
这样设计的双语实验教材,不仅是实验技能书籍,更是语言桥梁,有助于培养学生国际化科研素养。📈
五、特点分析
- 「结构清晰、层次分明」 各实验按模块分段,从目的、原理、步骤、结果到数据分析,模块化设计便于教学组织。
- 「可操作性强」 每个实验都有详细的试剂、器械准备清单,步骤图解明确,适合本科及以上学生操作。
- 「安全与质量控制重视」 每篇实验中均设有“注意事项”“实验风险与防护”等提示,体现对实验生物安全(Biosafety)及免疫试剂操作规范的重视。
- 「注重结果分析与思辨」 实验后附有数据分析与思考题,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实验原理,提升分析能力。
- 「教学推进灵活多元」 教师可根据教学安排选择单个模块授课,也可设计整合实验教学课程,适用于课程与实验室双轨并进。
六、适用场景
🎓 面向本科生:
作为微生物学、医学免疫学、寄生虫学等基础课程的实验教材,适用于实验课教学与技能训练。
🧠 研究生与科研人员:
可作为实验方法参考书,指导科研入门与设计,并作为实验方案编写模板。
🏥 师资培训与继续教育:
在教师培训中,是讲解实验技术要点、安全规范与教学法的重要教材。
七、教学与科研建议
1. 模块化教学设计
可分阶段实施:基础篇(显微镜、革兰氏染色)、进阶篇(免疫学反应)、专题篇(寄生虫观察)。
2. 跨学科拓展
结合生物信息、流式细胞术、医学微生物等课程,设计综合实验项目。
3. 融入科研技能训练
在实验基础上设计科研延伸,如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,对所鉴定的细菌进行 PCR 验证,或与免疫学技术结合使用 ELISA、Western blot 等。
4. 增强安全意识
在教学中重点强调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要求、免疫试剂处理与废弃物管理,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。
八、总结与展望
《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(中英双语版)》是一部兼顾 「理论深度与实验可操作性」 的高质量教材。中英对照、大模块设计、实验安全与分析结合、面向教学和科研双重目标,是新时代微免实验教学的范本。📚
对于正在进行微生物学、免疫学学习与研究的学生或教师,本书不仅是实验步骤的指导,更是思维训练与科研素养提升的阶梯。
在推动生物医学教学国际化与科研语言能力提升的当下,这本书的出版具有重要意义。期待更多院系采纳,并在教学科研中发挥长久作用!
小贴士
- 使用双语版时,建议学生结合英文实验报告撰写,提高学术表达水平👍;
- 教师可制作配套 PPT,将步骤图、仪器照片融入教学演示中;
- 实验过程中注意室温、药品批次、耗材校准等细节,以保证实验稳定性和可重复性。
希望这篇介绍能够帮助您清晰了解《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(中英双语版)》的价值与应用。若需推荐配套资料或教学设计建议,欢迎随时交流!
❝You can get E-book via Link
❞ 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(中英双语版)
- 获取链接
- X
- 电子邮件
- 其他应用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