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物信息学(第三版) 陈铭 2018 科学出版

生物信息学(第三版) 陈铭 2018 科学出版

一、编写背景与贡献

作为陈铭教授主编的经典力作,本书融合了多个高等院校的教学经验与科研成果,不仅体现了编者们严谨的学术态度,还展现了对知识体系化传授的深刻思考。例如,在国家级平台课程中,本书被指定为参考教材,并广泛用于本科、硕士乃至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中。它的广泛采用,也折射出该教材在介绍生物信息学基本概念、方法与应用方面的权威性与全面性。

二、内容结构与学术深度

全书共设 「14 章」,结构清晰,涵盖内容丰富,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核心模块:

  • 「分子生物学数据库」:介绍国际主流数据库,如 GenBank、UniProt、PDB、KEGG 等;
  • 「序列结构与功能分析」:包括核酸/蛋白质序列比对、保守区域识别、功能域预测等;
  • 「基因表达与非编码 RNA 分析」:涉及 mRNA、miRNA、lncRNA 等非编码 RNA 的数据处理;
  • 「蛋白质结构预测与分析」:深入讲解二级结构、三级结构预测方法与分子对接技术;
  • 「组学与高通量测序」:高通量测序数据的处理与解析是现代生物信息学热点;
  • 「算法与统计基础」:包括序列搜索算法、系统发育分析、贝叶斯公式、生物数据挖掘等;
  • 「编程基础与网页设计」:覆盖 Linux 常用命令、Perl 入门与 Web 制作(HTML/CGI)。

这些章节结合理论讲解与实际应用实例,既突显方法论,也注重过程掌握,体现了教授级别教材该有的深度及广度。

三、适用读者群体与学习目标

本教材特别适用于以下读者群:

  • 「本科生」:尤其是学习生命科学、计算机、数学与统计跨学科交叉方向的学生;
  • 「研究生」:涵盖硕士与博士科研人员,尤其是从事基因组学、蛋白质组学、算法开发等领域者;
  • 「教职人员与科研人员」:用于课程教学或科研入门、参考或进阶学习。

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全面掌握生物信息学核心知识,培养以下能力:

  1. 理解并运用核心数据库与检索技术;
  2. 掌握序列比对、结构预测、组学数据解析等关键算法与工具;
  3. 熟练使用计算工具(如 Linux、Perl)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;
  4. 建立跨学科综合思考能力,能够将生物学问题转化为计算与统计问题并解决之。

四、为何推荐本书?亮点盘点

1. 「体系全面,内容丰富」

涵盖从基础数据库、序列分析,到高通量数据挖掘与编程实现,项目完整,知识结构严谨。

2. 「实践导向,案例充实」

每章均配合具体实例,帮助读者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。

3. 「跨学科融合」

集合生物学、计算机科学、数学与物理思维于一体,有助于培养跨领域科研与教学能力。

4. 「权威来源」

由多所高校专家联合编写,所涉知识及时反映学科前沿,在中国具重要影响力。

5. 「教学应用广泛」

被中国大学 MOOC 平台作为“国家精品在线公开课程”指定教材,有助于线上线下教学整合。

五、总结与建议

总之,《生物信息学(第三版)》是一本理论扎实、内容全面、实践与工具并重、兼具教学价值与科研参考价值的经典教材。无论你是准备系统学习生物信息学的学生,还是希望深挖方法与算法的科研人员,这本书都值得长期参考学习。

建议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:

  • 「精读」:掌握每章基础理论;
  • 「实操」:利用课后实例与实验练习加深理解;
  • 「拓展」:结合研究领域中的数据项目进行方法应用;
  • 「比较」:对照教材与当前最新文献,构建更新的研究视野。

You can get E-book via Link

生物信息学(第三版) 陈铭
生物信息学(第三版) 陈铭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国行手机安装谷歌商店教程

APP推荐 第一期